香港殯儀小資訊

香港殯儀文化融合傳統習俗與現代實踐,展現獨特的生死觀。以下為實用小資訊:

1. 儀式流程
傳統殯儀包含「設靈」「入殮」「大殮」三階段。設靈於出殯前一晚舉行,家屬守夜並進行宗教儀式;大殮時瞻仰遺容、封棺等程序,體現對亡者的尊重[1]。

 

2. 禁忌與禮儀
喪禮忌諱頗多,例如夫妻一方離世時,儀式中會進行「分梳」:堂倌將木梳折半,一半置入棺木,另一半由未亡人向後拋出,象徵斬斷牽絆[3]。出席者宜穿素色衣物,避免佩戴鮮豔飾品。

 

3. 宗教融合特色
香港殯葬兼容佛教、道教與基督教儀式,例如道教「破地獄」儀式通過擊破瓦片象徵超度亡魂,此習俗更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[4]。

 

4. 現代簡化趨勢
都會生活促使部分家庭選擇「直接出殯」,省略守夜環節,並以追思會取代傳統儀式,反映文化適應性[2]。

香港殯儀文化在保留傳統的同時,亦隨社會變遷演化,成為連結過去與現代的獨特載體。